临床案例

睾丸间质干细胞分化和移植

发布日期:2023年9月11日 阅读:765

睾丸间质细胞(LCs)是男性合成雄激素的主要细胞,1850年FranzLeydig鉴定并命名。

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会出现两种间质细胞:胎儿型间质细胞(FLCs)和成熟型间质细胞(ALCs)。

到了老年期或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即LOH,睾丸间质细胞数量可能不变、但功能逐渐下降,而间质干细胞还存在。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睾酮补充疗法(TST)来缓解老年人及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引起的骨质疏松、性欲下降等症状。

 

现多文献报道间质干细胞的移植可恢复雄激素水平,且可接收到躯体信息的反馈,更符合生理需求,故有望成为治疗雄激素缺乏相关疾病的方法。

 

睾丸间质细胞的分化及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一、睾丸间质干细胞的起源

2011年学者用分子标志法发现体腔上皮及性腺和中肾的交界处细胞为FLCs的干细胞来源。

二、胎儿型睾丸间质细胞

1. SLCs向FLCs分化:1904年首次在猪胚胎中发现FLCs_1。在大鼠妊娠期第12d,来自胚胎生殖嵴的干细胞开始分化成FLCs。而小鼠在胚胎12.5~13.5d(E12.5~13.5)于睾丸间质中出现FLCs。

2. FLCs分化的调节因素:FLCs分化过程主要受到支持细胞旁分泌因子的调控。

三、成熟型睾丸间质细胞

1. AICs的分化:

有研究报道表明ALCs与FICs都可来源于胎儿期的SF1细胞,且管周细胞为ALCs的干细胞[1。间质干细胞在生精小管周围而非睾丸间质中,其可增殖并在黄体生成素(LH)及胰岛素样因子1(IGF—1)的诱导下分化为产睾酮的问质细胞

2. ALCs分化的影响因素

(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 威廉姆肿瘤因子1

(3) 胰岛素样因子

(4) LH和卵泡生成素

 

四、老年期间质细胞

有报道雄激素受体敲除小鼠的间质细胞凋亡增多并提前出现,可能因为雌激素信号通路变强所致,表明自身分泌的雄激素可防止间质细胞过早凋亡。雄激素减少会引起性欲下降、晨勃减少和勃起功能障碍,即LOH,29/6的4O~80岁的人群会发生LOH_2。

五、SLCs移植

1.胚胎干细胞(ESCs)的移植

2.间质细胞干细胞移植

3.骨髓间充质移植

4.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移植

5.脂肪干细胞移植

6.结论

 

 

参考文献

 

资料来源:2016年《生殖医学》

声明:本文仅作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