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案例

31岁的她因中风致右侧瘫痪2年,注射干细胞仅1天运动功能即显著恢复

发布日期:2025年1月26日 阅读:305

“你无法想象,前一天人还好好的。第二天,一切就都变了。”

这是索尼娅·库恩中风后的切身感触,也是几乎所有中风患者的真实写照。对她们来说,更艰难的还是中风后不可估量的“后遗症”,好在再生医学的发展让干细胞技术成为有望干预中风后遗症的新手段,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脑卒中又叫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它是造成全世界脑卒中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脑卒中患者脑组织在短时间内缺血缺氧并坏死,导致神经元减少,轴突连接中断,局部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影响脑组织损伤的自我修复,丧失局部脑功能和神经组织。

一旦中风,每分每秒都是急救的宝贵时间,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病人只有在最初几个小时内接受治疗才能保证运动功能恢复,但现实中,从发病到接受治疗耗费时间较长,很多中风病人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年仅31岁的索尼娅·库恩就是不幸中的一员,中风让她一度陷入绝望,但经过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一项小型临床试验后,干细胞的成功应用,让她得以重获新生。

01

花样年华,却不幸患上脑中风

住在加利福尼亚州长滩市的索尼娅·库恩从来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她会发生中风。那年,她才31岁。

事发突然,中风对她的大脑造成严重损伤,导致她身体右侧部分瘫痪,手臂无法自如活动,走路也很困难。甚至当她想要丈夫帮忙时,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叫出丈夫的名字了。



索尼娅感觉被“困在”自己的身体里,她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一切,但却也无奈。

中风两年后,原本以为病情可以慢慢缓解的索菲亚却更加泄气了,她仍然无法抬起手臂,难道要一直这样吗?她还那么年轻,还想尝试更多可能治愈的选择。

正在这时,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正在开启的一项干细胞小型试验,吸引了索尼娅的注意,哪怕有一丝希望也不要放弃,索尼娅选择接受这个挑战。

02

回输仅一天,她的手臂竟奇迹般地抬起来了!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运用特殊的干细胞进行实验性治疗,在接受治疗的18名中风病人脑部直接注射干细胞,结果显示他们的运动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恢复

而索尼娅正是这18名患者中的一员,在接受实验性治疗仅一天时间,索尼娅就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改善!她可以把胳膊举过头顶了,还能移到侧面以及前面,说话也变得流利了。



“我醒来之后就能说话,也说得更好了。”索尼娅为自己的改变而惊喜,兴奋的想要哭。通过干细胞治疗,她由瘫痪卧床到基本恢复正常的行动能力,这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在这项试验中,斯坦伯格教授在病人的颅骨上钻了一个小洞,并用一根非常细的针在中风区域周围,注射经过改良的人类成体干细胞,在这里干细胞发挥作用,修复神经功能。

这些细胞在手术后不能存活很长时间,但似乎能触发病人受损的大脑,开始自我修复,细胞以某种方式重启了修复机能。

如今,索尼娅生活已经重回正轨,并且已经结婚并怀上了第一个孩子,虽然医生也不能确保所有病人都能有如此效果,但至少在这项小型试验中,大部分的患者都因此而长期获益。

在索尼娅身上所体现的疗效堪称干细胞疗法的“奇迹”。——她的主治医生Gary Steinberg如此评价。但传统医学对此却无法理解,传统医学认为中风会导致神经通路的凋亡。大多数的神经科学家认为,损伤后的功能恢复窗口期只有6个月时间。

索尼娅参加的这个小型干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入组患者一共18名,这些患者平均年龄为61岁,均是过了功能恢复窗口期的慢性缺血中风患者,距离他们第一次中风已经有6个月至3年之久。所有的患者都存在运动障碍,包括无法控制手臂、无法自主走路等。



这项临床试验是为了评估安全性和有效性而设计的。所有患者用的干细胞均是来源于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每名患者都注射了2.5、5.0或者10百万个干细胞,然后对他们进行24个月随访观察。

12个月后,研究中期报告称,所有患者神经功能都有一定恢复,而以Coontz为典型代表的部分患者实现了完全功能重建。

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治疗不仅限于脑中风,更延伸到更多难治性疾病及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如渐冻症、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来源:干细胞之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清美联创秉承“四个面向”的企业哲学和价值观——

面向人类健康

面向国防需要

面向“一带一路”

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清美联创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多种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人体冷冻核辐射防治动物克隆等技术研发。

目前已拥有67种不同功能的专能细胞如神经干细胞、胰腺干细胞、卵巢干细胞、肝脏干细胞、心肌细胞、毛囊干细胞等的制备技术。

北京清美联创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咨询与技术合作电话:010-8829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