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培育的肝脏类器官可改善实验鼠肝纤维化

发布日期:2024年7月29日 阅读:522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是肝癌大国,每年肝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占全球近50%。2022年肝癌新发患者为36.77万例,居所有恶性肿瘤第4位,死亡人数31.65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参与的研究团队利用人类iPS细胞(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培育出肝脏类器官,给肝纤维化的实验鼠移植这种人造肝脏类器官可以改善肝纤维化症状。该研究有助于开发肝硬化的新疗法。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公报介绍说,肝硬化是一种致命的慢性肝病,可能由病毒感染、脂肪肝和酒精性肝损伤等因素引起,除了接受肝脏移植外尚无根治方法,而肝脏移植面临着严重的供体短缺问题。肝硬化前期通常会经历肝纤维化过程,如果发展下去肝功能将明显下降,因此控制肝纤维化进程对于防止肝硬化非常重要。

由于发育过程中的胎儿肝脏有很强的组织再构建能力,研究人员想到利用人类iPS细胞培育胎儿肝脏类器官的再生医疗方法。本项研究中,横滨市立大学和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了肝纤维化实验鼠模型,并为其肝脏表面移植妊娠中期实验鼠胎儿的肝脏,发现肝纤维化实验鼠的生存率明显提高,肝纤维化症状也得到改善。

下一步,研究人员利用人类iPS细胞培育出与妊娠中期实验鼠胎儿肝脏相似的人造肝脏类器官,具有肝窦状隙和胆管等结构。给肝纤维化实验鼠移植这种人造肝脏类器官后,它们的生存率和肝纤维化症状均得到改善,各项肝功能指标也出现好转。研究还显示,移植人造肝脏类器官后,肝纤维化实验鼠体内未成熟的巨噬细胞被诱导分化成为抗炎型巨噬细胞,进而产生部分逆转肝纤维化的效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肝癌发病率持续上升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早筛早诊是肝癌的关键防线,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可根治肝癌,建议高危人群6个月进行一次筛查。

他指出,中国超八成的肝癌与乙型肝炎有关。肝炎往往比较隐蔽,早期症状包括乏力、黄疸、食欲明显降低,严重时可能出现面色灰黑、腹水,以及蜘蛛痣、脐周出现蛇一样的静脉曲张等等。



来源:综合新华社(记者 钱铮)、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清美联创秉承“四个面向”的企业哲学和价值观——

面向人类健康

面向国防需要

面向“一带一路”

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清美联创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多种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人体冷冻核辐射防治等技术研发。

目前已拥有67种不同功能的专能细胞如神经干细胞、胰腺干细胞、卵巢干细胞、肝脏干细胞、心肌细胞、毛囊干细胞等的制备技术。

北京清美联创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咨询与技术合作电话:010-88292706。